金相组织在15CrMoG钢管的成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,15CrMoG钢管的生产工艺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人为的失误,这会造成15CrMoG钢管成分有很大的不同。不同的生产工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金相组织,经过试验发现,1个金相试样出现了粗大粒状贝氏体团。我们对钢管进行金相组织分析发现其中有45%的钢管出现了粗大粒状贝氏体团,但这也不能证明是某种加工工艺上的纰漏。
所以我们对第二批再进行金相分析,得出的结果是仍有30%的钢管粗大粒状贝氏体团。所以我们仔细查看工序的操作记录,发现出现混晶的钢管精密斜轧温度均较低,而出现粗大粒状贝氏体团的钢管大都为同一炉中后期出炉的,即加热时间较长。不同生产工况下的钢管金相组织见表一。
表一 不同生产工况下的钢管金相组织
批次 | 保温时间 | 穿孔温度 | 定径温度 | 金相组织 | 晶粒度 | 均整温度 |
R110070022 | 3 | >1000 | 850-900 | F+P混晶 | 5.0-8.5 | <850 |
4 | >1100 | 850-900 | 均匀F+P | 7.0-7.5 | 880-900 | |
R110070026 | 3 | >1100 | 850-900 | 均匀F+P | 7.5 | 880-900 |
6 | >1000 | 850-900 | F+P+粗B | 4.5-7.5 | 880-900 | |
R110070027 | 3 | >1000 | 850-900 | F+P+20%粗B | 4.5-7.5 | <850 |
8 | >1000 | 850-900 | F+P+50%粗B | 4.5-7.5 | <850 |